拼音zhī shì
注音ㄓ ㄕˋ
繁體織室
⒈ ?漢代宮中掌管絲帛禮服等織造之機(jī)構(gòu)。織室在未央宮,分設(shè)東、西織,織作文繡郊廟之服,有令、史,屬少府。成帝時(shí)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
⒉ ?指織女織作處。
⒈ ?漢 代宮中掌管絲帛禮服等織造之機(jī)構(gòu)。織室在 未央宮,分設(shè)東、西織,織作文繡郊廟之服,有令、史,屬少府。 成帝 時(shí)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參閱《漢書(shū)·百官公卿表上》、《三輔黃圖·未央宮》。
引《漢書(shū)·惠帝紀(jì)》:“秋七月乙亥, 未央宮 凌室災(zāi);丙子,織室災(zāi)。”
顏師古 注:“主織作繒帛之處。”
《漢書(shū)·外戚傳上·高祖薄姬》:“漢 使 曹參 等虜 魏王 豹,以其國(guó)為郡,而 薄姬 輸織室。”
⒉ ?指 織女 織作處。
引唐 盧照鄰 《七夕泛舟》詩(shī)之一:“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