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
詞語解釋
一丁[ yī dīng ]
⒈ ?一個成年男子。《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一枚釘子。
引證解釋
⒈ ?一個成年男子。
引《宋書·孝武帝紀》:“制 荊、徐、兗、豫、雍、青、冀 七州統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
唐 白居易 《新豐折臂翁》詩:“無何 天寶 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⒉ ?“丁”與“個”形近,故誤。后因謂不識字或學極淺陋者為不識一丁。
引《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三》:“竇蘋 《唐書音訓》云:‘丁恐當作個。’予嘗以 竇 説雖當,而無所據。偶讀 孔毅父 《續世説》,引 宏靖 曰:‘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箇字’,乃作此箇字。因知箇誤為丁,無可疑者。”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一折:“睜眼苫眉捻髩鬚,帶包巾一頂,繫環絳一付,怎知他不識字一丁無。”
《明史·王瑞傳》:“文職有未識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新淦筆工》:“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筆區區正其比;我生識字僅一丁,眼前所見徒 毘陵。”
⒊ ?一枚釘子。
引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雷公炮炙論》云:‘以桂為丁,以釘木中,其木即 。’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國語辭典
一丁[ yī dīng ]
⒈ ?一個成年男子。
引《宋書·卷六·孝武帝本紀》:「夏五月辛酉,制荊、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統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
唐·白居易〈新樂府·新豐折臂翁〉:「戶有三丁點一丁,點得驅將何處去。」
⒉ ?一個的譌誤。
引《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分字解釋
※ "一丁"的意思解釋、一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周宗建罵魏忠賢不識一丁,魏忠賢命以鐵釘釘之,又使他穿綿衣,以沸湯澆之,頃刻皮膚卷爛,赤肉滿身。
2.放學回家,我驚喜地發現桌上竟然有一瓶可樂,它是不是正在尋找它的主人呢?正當我準備將它據為己有時,弟弟卻一馬當先搶了過去,我只有求他分給我一丁點。
3.她的丈夫聞訊趕過來,他同樣不識一丁,一副茫然無措的樣子。
4.心齋本一灶丁也,目不識一丁,聞人讀書,便自悟性。
5.他不識一丁怎么能當人家師傅那。
6.也許年輕人就可以借著莫名其妙的敏感而在無形中溝通起來。不必要認識,而只消在陌生上頭多了一丁點的熱情,那份情意也正像路邊看了一朵好看的花,特別停下來多看幾眼,覺得是天意、是千載難逢的緣,于是憐惜地走過去。仙枝
7.可能他們自身就是這些迫在眉睫災難的肇因,我對此不會有一丁點詫異,因此不能把他們譽之為英雄。
8.當風從陸地吹來的時候,他就毫無所獲了,至多也只有一丁點。這本就是凜冽的、長著黑翼的風,更哪堪高頭大浪亦洶涌著,與它相迎。
9.那兒由于文化教育落后,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識一丁,家信都得請外村人幫著寫。
10.江南雁下車后,健步如飛地奔向山包下停著的車子,月光下的她貓腰奔跑,不發出一丁點聲音。
相關詞語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頭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èr dīng二丁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會兒
- yī jū一匊
- dīng xiāng丁香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ī kuài一塊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
-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