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ún xíng
注音ㄔㄨㄣˊ ㄒ一ㄥˊ
繁體鶉刑
⒈ ?《宋史·王安石傳》:“有少年得斗鶉,其儕求之不與,恃與之昵輒持去,少年追 之。開封當此人 ,安石駁曰:'按律,公取、竊取皆為盜。此不與而彼攜以去,是盜也;追而 之,是捕盜也,雖 當勿論。'”后將此案稱為“鶉刑”。
⒈ ?《宋史·王安石傳》:“有少年得斗鶉,其儕求之不與,恃與之昵輒持去,少年追 之。
引開封 當此人 , 安石 駮曰:‘按律,公取、竊取皆為盜。此不與而彼攜以去,是盜也;追而 之,是捕盜也,雖 當勿論。’”
后將此案稱為“鶉刑”。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文章謾説自天成,曲學偏邪識者輕。強辯鶉刑非正道,誤餐魚餌豈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