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厭
詞語解釋
不厭[ bù yàn ]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不合。不滿足;不飽。厭,通“饜”。不服。不魘,不做惡夢。厭,通“魘”。
引證解釋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
引《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⒉ ?不合。
引《文選·班彪<王命論>》:“取舍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茍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⒊ ?不滿足;不飽。厭,通“饜”。
引《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
《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⒋ ?不服。
引《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注:“厭,服也。”
⒌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魘”。
國語辭典
不厭[ bù yàn ]
⒈ ?不飽。
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故富者犬馬余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
唐·顏師古·注:「厭,飽也。」
⒉ ?不滿足。
引《文選·劉楨·贈從弟詩三首之三》:「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⒊ ?不憎惡、不厭棄。
引《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文選·嵇康·琴賦》:「永服御而不厭,信古今之所貴。」
⒋ ?不厭煩。
例如:「不厭其詳」。
分字解釋
※ "不厭"的意思解釋、不厭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諸葛亮七擒孟獲,真是兵不厭詐,足智多謀。
2.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而我對于事業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
3.走近細看,只見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襯托著金色的小花,好像幾個胖娃娃躺在一個搖籃里。貼近一聞,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過來,使人百聞不厭。
4.打仗要兵不厭詐,才能取得勝利。
5., 最近,我們商店開展了“讓顧客滿意”活動,要求每個售貨員都要做到微笑服務,百問不厭。
6.這些詞作主旨不一,情懷各異,但境界高遠,首首雋永,讓人百讀不厭,不知現在有多少人都在傳讀呢。
7.公元前五世紀左右,中國的軍事分析家孫子就曾寫道:"兵不厭詐"。
8.兵不厭詐,詐敗佯輸也是一種兵法謀略,兵家只需要結果,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9.父愛是偉大的,然而父愛的偉大也并不總是表現為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更多的是在日復一日從不厭煩、任勞任怨的歲月里,是在習以為常平平凡凡、點點滴滴的瑣事中。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相關詞語
- bù dà不大
- bù xiǎng不想
- bù gǎn不敢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bù xiáng不詳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bù gù不顧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jiàn suǒ bù jiàn見所不見
- bù guǎn不管
- bù xiàng不像
- bù dòng zūn不動尊
- bù duàn不斷
- bù róng不容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bù suàn不算
- bù ān不安
- bù lǐ cǎi不理睬
- bù dìng不定
- hé bù何不
-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
- bù xǔ不許
- bù lùn不論
- bù xiàng不象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bù dé不得
- bù fǎ不法
- bù shí不時
- bù zhí不直
- bù fāng biàn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