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
![垂手](/d/file/titlepic/cidian122639.png)
詞語解釋
垂手[ chuí shǒu ]
⒈ ?手下垂。表示恭敬。
例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韓愈《瀧吏》
英hands down; respect;
引證解釋
⒈ ?手下垂。
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
唐 韓愈 《瀧吏》詩:“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
常以之表示恭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叉手橫仗》:“今胥吏之承官長,輿儓之侍主人,每見必軃袖垂手,以示敬畏。”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鮑文卿 ﹞立著垂手回了幾句話,退到廊下去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我不覺立定了腳,抬頭往門里一看。只見有四五個家人打扮的,在那里垂手站班。”
⒉ ?表示容易。
引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三折:“獨攜琴劍入 長安,垂手功名自不難。”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孰知十日之間,一舉而成, 金陵 已垂手而得矣。”
艾蕪 《對目前文藝的一點感想》:“要發現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要發現別人沒有聽到的東西,這都要大力探索,反復琢磨,不是一下子垂手可得的。”
⒊ ?伸手。
引唐 王維 《河南嚴尹弟見宿敝廬訪別人賦十韻》:“拂衣迎五馬,垂手憑雙童。”
⒋ ?舞樂名。
引《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六·大垂手》:“《樂府解題》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南朝 梁 吳均 《大垂手》:“垂手忽迢迢, 飛燕 掌中嬌。”
唐 鮑溶 《范真傳侍御累有寄因奉酬》之六:“紅袂歌聲起,因君始得聞。黃昏小垂手,與我駐浮云。”
國語辭典
垂手[ chuí shǒu ]
⒈ ?雙手下垂,表示敬意。
引《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孫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起坐,只許垂手相見。」
《紅樓夢·第五四回》:「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滿席都離了席,俱垂手旁侍。」
⒉ ?古樂舞。舞者舞而垂其手。
引《樂府詩集·卷七六·雜曲歌辭十六·南朝梁·吳均·大垂手》:「垂手忽迢迢,飛燕掌中嬌。」
唐·鮑溶〈范真傳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詩一〇首之六:「黃昏小垂手,與我駐浮云。」
分字解釋
※ "垂手"的意思解釋、垂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有些幸福我們畢生追求不到,但有些幸福則垂手可得。例如享用一頓寧靜的早餐,在大自然中漫步,和老友暢飲聊人生或在假日里悠閑的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人生有時就是由這些無數的小幸福所組成。
2.門口垂手恭立著數名和小鳳衣著打扮相近的女官,一見滿頭短發,身著長袍,打扮的不倫不類的張帥,無不掩口而笑。
3.府中到處燈燭輝煌,王府中眾人一見到我,便恭恭敬敬的垂手而立。
4.左升之垂手立著,見正面懸一副潑墨山水畫,孤峰獨峙,云霧繚繞,至于何人所作,落款卻不了然。
5.見兩位仙師正在專心致志的奕棋,石廣元和劉備二人也不好打撓,便即垂手肅立在一旁靜候。
6.,當年唐軍久攻不下的安市城在三征遼東的戰爭中,守城將領棄城東逃,唐軍兵不血刃,垂手而得。
相關詞語
- shǒu shù手術
- xié shǒu攜手
- shǒu wàn手腕
- chuí tiáo垂髫
- lǐ shǒu里手
- shǒu shū手疏
- yī shǒu一手
- bǎ shǒu把手
- shǒu xīn手心
- dào shǒu到手
- huī shǒu揮手
- liǎng shǒu兩手
- shǒu bì手臂
- duì shǒu對手
- gē shǒu歌手
- niè shǒu niè jiǎo躡手躡腳
- gāo shǒu高手
- shǒu fǎ手法
- shǒu jī guān手機關
- shǒu shū手書
- shǒu lì qián手力錢
- shǒu jī手機
- shǒu qiāng手槍
- shēn shǒu伸手
- shǒu shàng手上
- shǒu xià手下
- fēn shǒu分手
- shǒu zhǐ手指
- shǒu jiǎo手腳
- hēi shǒu黑手
- yòu shǒu右手
- shǒu shú手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