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ūn pǔ
注音ㄉㄨㄣ ㄆㄨˇ
繁體敦樸
⒈ ?敦厚樸實;忠厚樸實。
例方正敦樸。
英honest and sincere;
⒈ ?見“敦樸”。亦作“敦樸”。敦厚樸素。
引《史記·孝文本紀》:“上常衣綈衣,所幸 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
《后漢書·樊準傳》:“太后深納其言,是后屢舉方正、敦樸、仁賢之士。”
明 唐順之 《與程松溪司成》:“有能為道德仁義之説者,又往往口耳而不中於實用,是以淪胥愈下,至於亷恥敦樸之道喪,而獧利機械之俗成。”
清 劉大櫆 《贈姚詠棠序》:“詠棠 居一室,一志篤向乎詩書,敦樸自守。”
⒈ ?敦厚樸實。
例如:「他為人敦樸,做事實在,很受大家歡迎。」
1.市外辦主任陳愛京的辦公室里,靜靜躺著20多件特別的樂器,它們形態各異,有的精美華貴,有的粗放簡單,有的小巧玲瓏,有的高大敦樸。
2.崖縣之民,質樸而知恥;昌江之民,勤樸而悍狹;定安之民,敏客善調說;萬寧之民,質野而畏法;陵水之民,敦樸而安分;感恩(今東方)之民,樸野而寡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