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拾
詞語解釋
掇拾[ duō shí ]
⒈ ?拾掇;拾取。
英tidy up; pick up;
⒉ ?搜集。
英collect;
引證解釋
⒈ ?采摘;拾取。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採菱,或疊舸折芰,長歌陽春,愛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詠者自流響。”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六:“然其舊瘞之處,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盡。”
潘漠華 《掇拾》詩:“西風一夜撼松林,滿地都落滿了黃柯,老的幼的婆娘兒女,彎躬在那兒掇拾。”
⒉ ?搜集。
引《新唐書·令狐德棻傳》:“近代無正史, 梁、陳、齊 之籍猶可據,至 周 隋 事多脫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馮;一易世,事皆汩暗,無所掇拾。”
宋 朱勝非 《秀水閑居錄》:“或本書久失,后人掇拾為之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經傳》:“是時諸儒掇拾補葺,專門名家,各守其師之説。”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一章第四節:“《堯典》等篇,大概是 周 朝史官掇拾傳聞,組成有系統的記錄。”
⒊ ?指搜集其過失而加以抨擊。
引宋 梅堯臣 《碧云騢》:“殿中侍御史 馬遵、吳中復、呂景初 極言其過。羣閹於左右或扆后揚言,御史掇拾宰相,自此誰敢當者!”
⒋ ?搜括。
引唐 韓愈 《鄆州溪堂詩》序:“而公承 亡之后,掇拾之餘,剝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於此時能安以治之,其功為大。”
《舊唐書·裴度傳》:“初,度支鹽鐵使 王播,廣事進奉以希寵, 度 亦掇拾羨餘以効 播,士君子少之。”
國語辭典
掇拾[ duó shí ]
⒈ ?采取。
引《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研稽異同,立說于左,的的可表證,謂之《集古錄》。」
分字解釋
※ "掇拾"的意思解釋、掇拾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掇拾史海陳跡,以無文小字,虛擬江湖,再現一段明末清初亂世圖譜,內中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之處在所難免,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相關詞語
- shí yí jì拾遺記
- shōu shí收拾
- shè jí拾級
- shí yǒng拾踴
- shí yí bǔ quē拾遺補闕
- shí yí qiú lì拾遺求利
- shí yí拾遺
- shí jí拾集
- shí líng拾零
- hán shí寒拾
- shí méi拾煤
-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 duō xié掇擷
- shí shěn拾瀋
- duō shí掇石
-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shí cái拾才
- zhí duō直掇
- shí jiǎn拾揀
- cuō shí撮拾
- qīng zǐ shí jiè青紫拾芥
- dǎo shí蹈拾
- chāo shí剿拾
- shí líng dǎ duǎn拾零打短
- zhí shí摭拾
- jí duō集掇
- shí zǐ拾紫
- sòng shí誦拾
- shí xí拾襲
- shí jiè拾芥
- shí rén yá huì拾人牙慧
- jué shí抉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