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o zi
注音ㄏㄠˊ ˙ㄗ
詞性名詞
⒈ ?貉(hé)
英racoon dog;
⒉ ?的通稱。
⒈ ?詈詞。猶言貉崽。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孫秀 降 晉,晉武帝 厚存寵之,妻以姨妹 蒯氏,室家甚篤。妻嘗妒,乃駡 季 為貉子, 秀 大不平,遂不復入。”
《北史·王羆傳》:“聞閤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 江 南 運河 而東,相輕賤則呼貉子。”
⒉ ?貉的通稱。是一種重要的毛皮獸。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溪附近的疏林中。晝伏夜出,食魚、鼠、蛙、蝦、蟹等。
⒈ ?幼貉、小貉。
引《北史·卷六二·王羆傳》:「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
英語raccoon dog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raccoon of North China, Korea and Japan (Japanese: tanuki)?, also called 貍
法語chien viver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