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àn xī shā
注音ㄏㄨㄢˋ ㄒ一 ㄕㄚ
⒈ ?亦作“浣溪紗”。亦作“浣紗溪”。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唐人詞,仄韻始自南唐·李煜,均雙調四十二字。參閱清·萬樹《詞律》卷三。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數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作引子;另一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亦作:浣溪紗浣紗溪。
⒈ ?亦作“浣溪紗”。亦作“浣紗溪”。
⒉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 唐 人詞,仄韻始自 南唐 李煜,均雙調四十二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三。
⒊ ?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數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作引子;另一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一首蘇軾的浣溪沙,濃濃地勾勒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佳節。
2.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剪春幡。不禁辛苦況相關。納蘭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