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鼎
詞語(yǔ)解釋
寶鼎[ bǎo dǐng ]
⒈ ?古代的鼎。原為炊器,后以為政權(quán)的象征,故稱寶鼎。
⒉ ?香爐。因作鼎形,故稱。
⒊ ?指鼎爐,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
引證解釋
⒈ ?古代的鼎。原為炊器,后以為政權(quán)的象征,故稱寶鼎。
引《大盂鼎》:“盂 用對(duì)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寶鼎。”
《史記·五帝本紀(jì)》:“﹝ 黃帝 ﹞獲寶鼎,迎日推筴。”
《漢書(shū)·吾丘壽王傳》:“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之所以與 漢,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
《舊唐書(shū)·玄宗紀(jì)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寶鼎。”
明 宋訥 《壬子秋過(guò)故宮》詩(shī):“寶鼎百年歸 漢 室,錦帆終古似 隋 家。”
⒉ ?香爐。因作鼎形,故稱。
引清 陳維崧 《百字令·雨窗懷松之南水》詞:“寶鼎香焦,畫(huà)廊花瘦,阮又無(wú)心摘;茶煙颺起,細(xì)煎花乳翻白。”
⒊ ?指鼎爐,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
引程善之 《春日雜感》詩(shī):“寶鼎煉神藥,不如手中巵。”
國(guó)語(yǔ)辭典
寶鼎[ bǎo dǐng ]
⒈ ?原為古代的炊器,后作為政權(quán)的象征,故稱為「寶鼎」。
引《史記·卷二八·封禪書(shū)》:「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
⒉ ?漢郊祀歌曲。
引《漢書(shū)·卷六·武帝紀(jì)》:「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
⒊ ?三國(guó)時(shí)吳國(guó)孫晧的年號(hào)(西元266~269)?。
分字解釋
※ "寶鼎"的意思解釋、寶鼎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2.順昌逆亡!弒神誅魔!葉凡手握絕世寶鼎,力壓亂世群雄,探古墓,戰(zhàn)神龍,闖魔域,搶古塔,坐擁天下美女,笑瞰蕓蕓眾生。
相關(guān)詞語(yǔ)
- bǎi bǎo百寶
- bǎo mǎ寶馬
- bǎo bǎo寶寶
- dìng mìng bǎo定命寶
- hǎo lì bǎo好力寶
- bǎo jī寶雞
- bǎo diǎn寶典
- dà míng dǐng dǐng大名鼎鼎
- 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聲鼎沸
- fǎ bǎo法寶
- shòu mìng bǎo受命寶
- bǎo zàng寶藏
- bǎo jiàn寶劍
- bǎo yù寶玉
- zhì bǎo至寶
- bǎo guì寶貴
- dǐng lù mén鼎路門(mén)
- bǎo wù寶物
- bǎo bèi寶貝
- bǎo shí寶石
- zhōng dǐng鐘鼎
- bǎo chuán寶傳
- yí dǐng移鼎
- dǐng zhì鼎雉
- yā bǎo押寶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春秋鼎盛
- bǎo lián dēng寶蓮燈
- bǎo tǎ寶塔
- qiān dǐng鉛鼎
- shī mán bǎo dài獅蠻寶帶
- dǐng zhì鼎跱
- bǎo shì寶勢(s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