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ǔ jì
注音ㄩˇ ㄐ一ˋ
繁體禹跡
⒈ ?亦作“禹跡”。
⒉ ?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中國的疆城為禹跡。語出《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孔傳:“以升禹治水之舊跡。”
⒊ ?指夏禹治水的業績。
⒈ ?見“禹跡”。亦作“禹跡”。
⒉ ?相傳 夏禹 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 中國 的疆城為 禹 跡。
引語出《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 禹 之跡。”
孔 傳:“以升 禹 治水之舊跡。”
《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
唐 韓愈 《鱷魚文》:“況 禹 跡所揜, 揚州 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⒊ ?指 夏禹 治水的業績。
引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六:“功參 禹 跡,德贊 堯 門。”
唐 章孝標 《上浙東元相》詩:“何言 禹 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 新。”
⒈ ?夏禹治水,足跡遍歷中國,故以禹跡為中國的代稱。
引《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
⒉ ?夏禹的功業。
引北周·庾信《周宗廟歌·皇夏》:「功參禹跡,德贊堯門。」
唐·章孝標〈上浙東元相〉詩:「何言禹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