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īng zhēng
注音ㄅ一ㄥ ㄓㄥ
繁體兵爭
⒈ ?以兵爭戰。
⒈ ?以兵爭戰。 《左傳·宣公十一年》:“十一年春, 楚子 伐 鄭,及 櫟。
引子良 曰:‘ 晉 楚 不務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下》:“蓋是時 姚興 都 關中,頗饒樂,寡兵爭,此歌必其時作。”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二章:“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無國土之分,無種族之異,無兵爭之事。”
魯迅 《準風月談·四庫全書珍本》:“現在除兵爭、政爭等類之外,還有一種倘非閑人,就不大注意的影印《四庫全書》中的‘珍本’之爭。”
1.天下常亂,兵爭不休,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忍饑受凍,哀鴻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