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
![麟趾](/d/file/titlepic/cidian145440.png)
詞語解釋
麟趾[ lín zhǐ ]
⒈ ?麟足。《漢書·武帝紀》:“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裊蹄以協瑞焉。'”顏師古注:“應劭曰:'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裊蹄以協嘉祉也……'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蹄之形以易舊法耳。”后以之為金錠的名稱。
⒉ ?《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鄭玄箋:“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于麟。”后以“麟趾”作喻。(1)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賢人。晉陸云《答孫顯世》詩之七:“志擬龍潛,德配麟趾。”唐陸贄《冊杞王妃文》:“克茂鵲巢之規,葉宣麟趾之美。”清全祖望《經史問答·大學中庸孟子問目答盧鎬》:“然其成文武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之仁也。”(2)比喻子孫昌盛。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族茂麟趾,宗固盤石。”宋蘇軾《賜彰化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還職事不允詔》:“朕方慶瓜瓞之茂,而欲觀麟趾之應。”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天佑宋室,螽斯麟趾之慶,當必有期。”
⒊ ?比喻高貴的行跡。
⒋ ?《詩·周南·麟之趾》的簡稱。
⒌ ?同“麟止”。
引證解釋
⒈ ?麟足。
引《漢書·武帝紀》:“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 渥洼水 出天馬, 泰山 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瑞焉。’”
顏師古 注:“應劭 曰:‘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褭蹏以協嘉祉也……’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
后以之為金錠的名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八:“麟趾褭蹄式可尋,何須番舶獻其琛?”
⒉ ?(2)比喻子孫昌盛。
引《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鄭玄 箋:“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
晉 陸云 《答孫顯世》詩之七:“志擬龍潛,德配麟趾。”
唐 陸贄 《冊杞王妃文》:“克茂鵲巢之規,葉宣麟趾之美。”
清 全祖望 《經史問答·大學中庸孟子問目答盧鎬》:“然其成 文 武 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之仁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族茂麟趾,宗固盤石。”
宋 蘇軾 《賜彰化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還職事不允詔》:“朕方慶瓜瓞之茂,而欲觀麟趾之應。”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天祐 宋 室,螽斯麟趾之慶,當必有期。”
⒊ ?比喻高貴的行跡。
引晉 傅咸 《贈何劭王濟》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⒋ ?《詩·周南·麟之趾》的簡稱。
引清 錢謙益 《工科給事中方有度授徵仕郎制·母程氏仍前贈》:“《麟趾》之詩,詠公子信厚之德。”
清 張廷玉 《雜興》詩:“《騶虞》有仁心,《麟趾》中規矩。”
⒌ ?同“麟止”。
引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故自麟趾以來,上下千五六百年,其變何可勝道,散諸天地之間,學者自為紛紛矣。”
分字解釋
※ "麟趾"的意思解釋、麟趾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信中無非說了些麟趾呈祥之類的話,就是表示祝賀的意思。
2.信中無非說了些麟趾呈祥之類的話,就是表示祝賀的意思。
相關詞語
- yòu zhǐ右趾
- yóu zhǐ游趾
- yuè zhǐ shì jù刖趾適屨
- yuè zhǐ shì lǚ刖趾適履
- zhuó zhǐ斮趾
- lín fèng guī lóng麟鳳龜龍
- wǎn zhǐ踠趾
- xuē zhǐ shì jù削趾適屨
- yuán dǐng fāng zhǐ圓頂方趾
- lín zhǐ xué麟趾學
- lín zhǐ xué麟趾學
- yú zhǐ余趾
- fèng lín zhōu鳳麟洲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趾踵相錯
- xià zhǐ下趾
- zhǐ bàn趾絆
- yù qí lín玉麒麟
- jīn lín金麟
- zhǐ jì趾跡
- fèng máo lín jiǎo鳳毛麟角
- lín zhèn麟振
- lín zhǐ林趾
- dǐng zhǐ頂趾
- fāng zhǐ方趾
- pián zhǐ駢趾
- jiǎo zhǐ mǔ腳趾拇
- jiǎo zhǐ腳趾
- lín jū麟駒
- zhǐ měi趾美
- zhǐ yè趾業
- qí lín gé麒麟閣
- yán zhǐ巖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