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
![屏障](/d/file/titlepic/cidian145694.png)
詞語解釋
屏障[ píng zhàng ]
⒈ ?亦作“屏鄣”。屏風。泛指遮蔽、阻擋之物。保護,遮蔽。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屏鄣”。屏風。參見“屏風”。
引《晉書·阮籍傳》:“籍 乘驢到郡,壞府舍屏鄣,使內(nèi)外相望,法令清簡。”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貴戚權(quán)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一折:“小姐,佳人才子為甚都上屏障,非同容易也呵!”
明 劉基 《發(fā)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諸峯咸外列如屏障,故寺高不露。”
⒉ ?泛指遮蔽、阻擋之物。
引唐 李山甫 《山中依韻答劉書記見贈》:“野寺連屏障,左右相裴回。”
《明史·王復傳》:“險隘俱在內(nèi)地,而境外乃無屏障,止憑墩堡以守。”
艾青 《在浪尖上》詩:“他是一架大山--敵人難于逾越的屏障。”
⒊ ?保護,遮蔽。
引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三折:“從今俺皆尊讓牡丹仙,愿情在他四圍屏障奉侍他也。”
楊朔 《洗兵馬》卷上一:“山頭上長滿赤松、杉松、落葉松,莽莽蒼蒼的,是屏障 南朝鮮 的一道險要門戶。”
國語辭典
屏障[ píng zhàng ]
⒈ ?用來擋風或隔開、遮掩房室的用具。清·王猷定〈湯琵琶傳〉:「值寇亂,負母鬻食兵間,耳目聾瞽,鼻漏,人不可邇,召之者,隔以屏障,聽其聲而已。」也作「屏門」、「屏風」。
近樊籬
⒉ ?像屏風一樣有遮蔽保衛(wèi)作用的東西,通常指山嶺、島嶼、河流或大型物體等。
引《三國演義·第五九回》:「曹仁引軍夾河立寨,將糧草車輛穿連,以為屏障。」
英語protective screen
德語Unterstand (S)?, Schutzwand
法語écran protecteur, paravent
分字解釋
※ "屏障"的意思解釋、屏障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共2頁:12下一頁。
2.長城,曾經(jīng)是大漢民族抵御異族的一道似乎是不可跨越的界限,是軍事的防線,也是心理的屏障。
3.黑黝黝的山峰像屏障似的矗立在公路兩傍。
4., 鹽沼植物帶一方面可以作為高產(chǎn)的放牧地,另一方面還為沿海內(nèi)陸的防洪提供了重要的屏障。
5.屏風的本意是拒絕,它不是墻,不是門,它對空間的分割,沒有強制性,可以推倒,可以繞過,防君子不防小人,它以一種優(yōu)雅的、點到為止的方式,成為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的分界線、抵御視覺暴力和身體冒犯的物質(zhì)屏障。祝勇
6.云霧包圍了整座山,好像一個白色的屏障。
7., 昔日四座破爛的校舍不翼而飛,嶄新的教室和會議室屹立在屏障似的圍墻里面,小巧玲瓏的傳達室守衛(wèi)在大門西側(cè)。
8.自古以來,開封周圍地勢坦蕩,不僅沒有大山,就連丘阜也很難見到,不像長安、洛陽、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險固而利于守。
9.首先,基地海域要有眾多的島嶼作為自然屏障,海中有山,山下是水,山環(huán)水繞,且是個風平浪靜的天然良港才行。
10.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相關(guān)詞語
- mǒu píng某屏
- shēng zhàng聲障
- bǎo zhàng保障
- shè huì bǎo zhàng社會保障
- lù zhàng路障
- gù zhàng故障
- píng mù屏幕
- yíng guāng píng熒光屏
- zhàng ài障礙
- píng zhì屏擲
- zhàng gǔ障骨
- wéi píng惟屏
- suǒ zhī zhàng所知障
- píng fú屏伏
- xiāng píng香屏
- shū píng疏屏
- píng xīng屏星
- chì píng斥屏
- yǐ zhàng倚障
- zhào píng照屏
- píng fān屏藩
- dà chā píng大插屏
- bái nèi zhàng白內(nèi)障
- yǐng píng影屏
- chén zhàng塵障
- bǎi zhàng百障
- píng yì屏翳
- píng yì屏翊
- zhàng sāi障塞
- zhàng yì障翳
- zhěn píng枕屏
- nán píng南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