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ō sè
注音ㄓㄨㄛ ㄙㄜˋ
繁體拙澀
⒈ ?粗劣艱澀難懂。
例行文拙澀。
英botchy and obscure;
⒈ ?亦作“拙澁”。遲鈍晦澀。
引《南齊書·文學(xué)傳·王智深》:“好飲酒,拙澀乏風(fēng)儀。”
《舊五代史·唐書·封舜卿傳》:“舜卿 雖有文辭,才思拙澀,及試五題,不勝困弊。”
明 方孝孺 《與盧編修希魯書》:“第恨病餘才思拙澁,不能悉見諸詠歌以發(fā)胸中之所藴。”
魯迅 《花邊文學(xué)·做文章》:“兩人的大作,不但拙澀,主旨先就不一。”
⒈ ?拙劣晦澀,不順暢。
引《南齊書·卷五二·文學(xué)傳·王智深傳》:「少?gòu)年惪ぶx超宗學(xué)屬文。好飲酒,拙澀,乏風(fēng)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