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duàn
注音一 ㄉㄨㄢˋ
繁體一斷
⒈ ?謂完全取決。一經(jīng)斷絕。佛家語(yǔ)。謂斷一種煩惱即斷一切煩惱。
⒈ ?謂完全取決。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宋 陸九淵 《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則於《武城》之篇,不惟其書(shū)之信而一斷之以理,以何疑焉?”
⒉ ?一經(jīng)斷絕。
引漢 王充 《論衡·儒增》:“頭一斷,手不能取他人之頭著之於頸。”
唐 聶夷中 《過(guò)比干墓》詩(shī):“乾綱既一斷,賢愚無(wú)二門。”
⒊ ?佛家語(yǔ)。謂斷一種煩惱即斷一切煩惱。
引唐 盧延讓 《贈(zèng)僧》詩(shī):“浮世浮華一斷空,偶拋煩惱到蓮宮。”
1.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一看一斷腸,好去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