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
詞語解釋
扶老[ fú lǎo ]
⒈ ?攙扶老人。
例扶老攜幼。
⒉ ?拐杖的別名。
例策扶老以流憩。
引證解釋
⒈ ?謂手杖可供老人憑借扶持。后因用以為手杖的別名。
引《藝文類聚》卷九二引 漢 應劭 《風俗通》:“《周官·羅氏》:‘獻鳩養老。’ 漢 無羅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策扶老以流憇,時矯首而遐觀。”
宋 黃徹 《郊行》詩:“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緣訝宛童。”
金 宇文虛中 《和高子文秋興》:“散步雙扶老,棲身一養和。”
⒉ ?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樹、藤、竹的名稱。
引《詩·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國 吳 陸璣 疏:“椐,樻。節中腫,似扶老,今靈壽是也。”
阮元 校勘記:“扶老,木名,可以為杖。”
《山海經·中山經》“﹝ 龜山 ﹞多扶竹” 晉 郭璞 注:“邛竹也,高節實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
《后漢書·周磐傳》“磐 同郡 蔡順,字 君仲,亦以至孝稱” 李賢 注引 晉 周斐 《汝南先賢傳》:“蔡順 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 順 憂,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繞之,遂堅固焉。”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漢成帝 顧成廟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樹悉為扶老拘攔,畫飛云龍角於其上也。”
⒊ ?禿鹙的別名。
引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扶老,禿秋也。狀如鶴而大,大者頭高八尺,善與人鬭,好啖蛇。”
一說為刻有禿鹙頭形的拐杖。 宋 無名氏 《采蘭雜志》:“山中老人以禿鶖頭形刻杖上,謂之扶老,以此鳥能辟蛇也。 《古今注》以禿鶖為扶老,甚謬。”
⒋ ?攙扶老人。參見“扶老攜幼”。
國語辭典
扶老[ fú lǎo ]
⒈ ?扶,扶竹,一種竹子。因扶竹適做拐杖,故稱杖為「扶老」。
引《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⒉ ?扶持年老的人。
引《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扶老攜幼,街號巷哭,嗚呼哀哉。」
分字解釋
※ "扶老"的意思解釋、扶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首當其沖的是塞爾維亞,“整個國家處在逃跑之中”,百姓扶老攜幼,號泣于道。
2.一百十五、正月十五元宵樂,男女老少笑盈盈。品嘗元宵甜在心,歡聲笑語說不停。再往大街花燈賞,扶老攜幼快樂行。生活豐富又多彩,幸福美滿無刀兵。祝你佳節好運臨,萬事順利送福音!
3.醫院門口已經是川流不息,有扶老攜幼,有垂頭喪氣的,有行色匆匆的……當然還有滿面春風的,喜氣洋洋的。
4.醫院門口已經是川流不息,有扶老攜幼,有垂頭喪氣的,有行色匆匆的……當然還有滿面春風的,喜氣洋洋的。
5.積善之家有余慶,孝義美德敏于行;攙扶老人蘊愛心,童叟無欺倡誠信;靚麗河山總是春,和諧之音頌文明;修身律己日三省,正風正氣國輝煌。
6.他們身穿整齊便服,扶老攜幼,拖男帶女,在百萬行主題歌中魚貫進入孫逸仙大馬路和冼星海大馬路地段的起步集合點。
7.他經常扶老攜幼,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8.我們看到,圣火所到之處,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歡迎,不少國家的人民載歌載舞,扶老挈幼,共迎奧運圣火,共享奧運精神,并為北京奧運會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9.火車到站后,乘務員迎上前去,扶老攜幼,幫助旅客出站。
10.3月5日學雷鋒日,雷鋒精神美名揚,勤儉節約好榜樣,扶老助弱傳四方,奉獻精神放光芒,大家來把雷鋒當,天下太平永安康。
相關詞語
- lǎo dōng老東
- lǎo tài tài老太太
- lǎo dōng jiā老東家
- lǎo cán yóu jì老殘游記
- lǎo gān bù老干部
- lǐ lǎo里老
- lǎo nián老年
- lǎo yé yé老爺爺
- lǎo mìng老命
- lǎo shī老師
- lǎo pó老婆
- lǎo bǎi xìng老百姓
- lǎo nián rén老年人
- bàng lǎo èr棒老二
- lǎo niáng老娘
- lǎo lù老路
- èr lǎo二老
- lǎo dōng xī老東西
- lǎo shè老舍
- lǎo tǐ miàn老體面
- lǎo gōng老公
- lǎo hǔ老虎
- lǎo dōng rén老東人
- lǎo shì老是
- lǎo bǎn老板
- lǎo nián bān老年斑
- lǎo lǎo shí shí老老實實
- yǐng bīn yí lǎo潁濱遺老
- lǎo pó pó老婆婆
- lǎo dà老大
- yǐ lǎo mài lǎo倚老賣老
- lǎo shǔ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