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ěr mén
注音ㄦˇ ㄇㄣˊ
繁體耳門
⒈ ?即耳屏。外耳孔前的小瓣。
英antilobium;
⒉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位于耳前,當耳屏上切跡前方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中耳炎,眩暈等病癥。直刺1—1.5寸。
英Erhmen;
⒈ ?耳孔,外聽道口。
引《楞嚴經》卷六:“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以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相書云:‘耳門小者,其人富而恡。’”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五:“趕車的仍然央告他兩人下車, 小喜 奪出鞭子照耳門打了他一鞭桿。趕車的用手去摸耳朵,第二下又打在他手上。”
⒉ ?人體經穴名。屬手少陽三焦經。位于耳前。見《針灸甲乙經》。
⒊ ?正院或正房以及大門兩旁的側門。
引清 李漁 《閑情偶寄·居室·房舍》:“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別致者,必另開耳門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李劼人 《 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二:“高貴 已拿燈籠引著 葛寰中 由轎廳上的耳門跨進客廳。”
⒈ ?即耳孔。
⒉ ?正門兩旁的小門。
1.誰料貫未滿盈,天不厭亂,竟會興起颶風來,走石飛沙,撼山拔樹,把鹿耳門所沉各船,掀翻漂蕩,沖了個盡凈。
2.香山艦隊各船重又架起大炮,對準了鹿耳門岸上的灘頭堡壘開始放起了排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