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g dí
注音一ㄥˊ ㄉ一ˊ
繁體迎敵
⒈ ?迎戰敵人。
⒈ ?迎戰敵人。
引宋 岳飛 《奏郾城縣并絳州垣曲縣捷狀》:“臣躬親提領軍馬出城迎敵。”
《水滸傳》第四八回:“剛説 扈家莊 有這個女將,好生了得,想來正是此人,誰敢與他迎敵?”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亞成 和剩下的婁羅各人攜著槍械下山迎敵。”
⒈ ?走出據守的地方與來攻的敵人廝 。
引《薛仁貴征遼事略》:「怎結末?葛延禧又敢迎敵。」
《三國演義·第五回》:「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
1.小皇帝年幼,主政的宰相范質大驚失色,不辨真偽,倉皇派禁軍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出征迎敵。
2.蘆薈在植物界遠近聞名,它的遠近聞名不僅是因為它的花,還因為它的粗葉筆直得像一位迎敵的劍客。蘆薈的葉子大約在30厘米以上長,富有肉質。
3.蘆薈在植物界遠近聞名,它的遠近聞名不僅是因為它的花,還因為它的粗葉筆直得像一位迎敵的劍客。蘆薈的葉子大約在30厘米以上長,富有肉質。
4.乘上句而言,知已知彼,我空虛你必來襲,我早已做好了迎敵準備,外有井岡山森嚴壁壘,內有眾志成城。
5.中都無主一片大亂,不攻自破,號稱百萬雄師開門迎敵入城。
6.李忠、周通兩位頭領,俗話說‘哀兵必勝’,這次我要你們整頓人馬,下山迎敵,愿意否?
7.自開戰以來,我軍日日厲兵秣馬,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