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
![三事](/d/file/titlepic/cidian168138.png)
詞語解釋
三事[ sān shì ]
⒈ ?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正德、利用、厚生。
⒉ ?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倡德、和亂、終齊。
⒊ ?三種官職。
⒋ ?指三公。
⒌ ?三件。
引證解釋
⒈ ?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正德、利用、厚生。
引《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孔穎達(dá)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dāng)諧和之。”
唐 韓愈 《請上尊號表》:“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shí)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詩》:“《九歌》者與六詩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此則山川之頌,江海之賦,皆宜在《九歌》后。”
⒉ ?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倡德、和亂、終齊。
引《逸周書·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亂,三終齊。”
⒊ ?三種官職。
引《書·立政》:“任人、準(zhǔn)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上》:“三事,三職也。為任人、準(zhǔn)夫、牧夫之職,故曰‘作三事’。”
⒋ ?指三公。參見“三公”。
引《詩·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穎達(dá) 疏:“三事大夫?yàn)槿!?br />《漢書·韋賢傳》:“天子我監(jiān),登我三事。”
顏師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謂丞相也。”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十:“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
唐 許渾 《聞開江宋相公申錫下世》詩:“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
⒌ ?三件。
引明 葉盛 《水東日記·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處補(bǔ),一枝藜杖伴身閑。”
國語辭典
三事[ sān shì ]
⒈ ?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
引《詩經(jīng)·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唐·孔穎達(dá)·正義:「三事大夫唯三公耳。」
⒉ ?三件事情:(1)? 春、夏、秋三季農(nóng)事。唐·孔穎達(dá)·正義:「故知三事謂三農(nóng)之事。」(2)? 正德、利用、厚生。
引《詩經(jīng)·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書經(jīng)·大禹謨》唐·孔穎達(dá)·正義:「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dāng)諧和之。」唐·韓愈〈請上尊號表〉:「由是五谷歲登,百瑞時(shí)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3)? 事父、事師、事君。見《國語·晉語一》。(4)? 天、地、人之事。《國語·楚語下》:「王曰:『三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分字解釋
※ "三事"的意思解釋、三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九一三事件”前,***南巡途經(jīng)上海時(shí),在專列上正式認(rèn)識王洪文,有過接觸。
2.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
3.但倘若一定要問我青年應(yīng)當(dāng)向怎樣的目標(biāo),那么,我只可以說出我為別人設(shè)計(jì)的話,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魯迅
相關(guān)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yì shì yí wén軼事遺聞
- sān shēn三身
- gù shì故事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cháng shì常事
- shì jiàn事件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qù shì去事
- shuō shì說事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méi shì沒事
- lǐ shì理事
- zhǔ shì主事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jié)
- huí shì回事
- lù shì録事
- shì zhǔ事主
- liáo shì遼事
- shí shì qiú shì實(shí)事求是
- shì yè事業(yè)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jiù shì lùn shì就事論事
- zhū shì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