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詞語解釋
班固[ bān gù ]
⒈ ?(32-92)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學家。他繼承父業,續修《漢書》。又善于作賦,所寫《兩都賦》為漢賦名篇。公元89年,隨大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后竇憲專權被 ,他受牽連, 在獄中。《漢書》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續成。
國語辭典
班固[ bān gù ]
⒈ ?人名。(西元32~92)?字孟堅,漢班彪子,明帝時為郎,曾與傅毅典校秘書,后續其父彪所著《漢書》,積二十余年乃成。為斷代史之祖。著有〈兩都賦〉、〈封燕然山銘〉等四十余篇作品,傳于后世。
英語Ban Gu (32-92)?, Eastern Han dynasty historian, wrote the Dynastic History of Western Han 漢書|漢書
德語Ban Gu (Eig, Pers, 32 - 92)?
法語Ban Gu
分字解釋
※ "班固"的意思解釋、班固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班固自幼聰慧,九歲能誦讀詩賦,十三歲時得到當時學者王充的賞識,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
2.班固的說法雖然有張揚儒學的意思在內,但他也看到了先秦諸子思想對話與爭鳴發展的路徑,是由各執一端走向百川歸海。
3.班固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也是著名的編輯學家,從他編著的圖書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編輯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關注民生、秉筆直書、既繼承又創新。
4.班固自幼聰慧,九歲能誦讀詩賦,十三歲時得到當時學者王充的賞識,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
5.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班固
6.班固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也是著名的編輯學家,從他編著的圖書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編輯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關注民生、秉筆直書、既繼承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