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àn lì
注音ㄙㄢˋ ㄌ一ˋ
⒈ ?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兇年官府借給百姓種子和糧食。
⒈ ?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兇年官府借給百姓種子和糧食。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散利,貸種食也。”
賈公彥 疏:“散利,貸種食也者,謂豐時斂之,兇時散之,其民無者,從公貸之,或為種子,或為食用,至秋熟還公,據(jù)公家為散,據(jù)民往取為貸,故云散利。”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荒政·除盜》:“故《周禮》除盜賊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鑒于斯矣。”
⒈ ?荒年時政府借谷子給人民,秋收后歸還。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散利,貸種食也。」
唐·賈公彥·疏:「豐時斂之,兇時散之,其民無者,從公貸之,或為種子,或為食用,至秋熟還公,據(jù)公家為散,據(jù)民往取為貸,故云散利。」
《福惠全書·卷二七·荒政部·除盜》:「故周禮除盜賊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鑒于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