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ǒ jìng
注音ㄏㄨㄛˇ ㄐ一ㄥˋ
繁體火鏡
⒈ ?指凸透鏡,可聚日光取火。
英convexlens;
⒈ ?亦作“火鑑”。
⒉ ?指太陽。
引《南齊書·天文志贊》:“陽精火鏡,陰靈永存。”
《西游記》第二十回:“你看那日落西山藏火鏡,月升東海現(xiàn)冰輪。”
清 陳維崧 《風(fēng)入松·苦暑戲與客語》詞:“炎炎火鏡正燒空,避暑苦無從。”
⒊ ?指能利用日光引火的凸透鏡。
引《新唐書·李靖傳》:“靖 破 蕭銑 時(shí),所賜 于闐 玉帶十三胯……又有火鑑、大觿、算囊等物。”
清 胡思敬 《政變月紀(jì)》:“相傳 蕭開泰 火鏡,熱力大至二萬噸,可代煤。”
⒈ ?中央厚而周圍薄的透鏡,能聚斂日光引火,故稱為「火鏡」。
1.上到下整個(gè)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diǎn),仿佛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2.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著點(diǎn)紅,由上到下整個(gè)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diǎn),仿佛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3.上到下整個(gè)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diǎn),仿佛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