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qiǎn
注音ㄒ一ㄥˊ ㄑ一ㄢˇ
⒈ ?處置;發落。
⒈ ?處置;發落。
引宋 蘇軾 《與朱鄂州書》:“若依律行遣數人,此風便革?!?br />《宋史·任伯雨傳》:“臣聞北使言,去年 遼 主方食,聞中國黜 惇,放箸而起,稱甚善者再,謂 南朝 錯用此人。北使又問,何為只若是行遣?”
《明史·徐階傳》:“帝惡給事御史抨擊過當,欲有所行遣?!?/span>
⒈ ?處置,因犯罪而給予處分。
引《宋史·卷三四五·任伯雨傳》:「聞中國黜惇,放箸而起,稱甚善者再,謂南朝錯用此人。北使又問,何為只若是行遣?」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一出》:「休要順人情,依法自行遣?!?/span>
1.2009年12月下旬,經中國政府施壓,柬埔寨將20名維吾爾尋求庇護者強行遣返回中國,盡管中國對維吾爾人有施加酷刑的紀錄,而美國等國家反對柬埔寨這樣做。
2.現在,“放”的本義基本消失,經過時間的打磨,它從放逐之義逐漸變為強行遣送;舍棄,廢置不用;擱置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