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yìng
注音ㄙˋ 一ㄥˋ
繁體肆應
⒈ ?謂各方響應。
⒉ ?引申指善于應付各種事情。
⒈ ?謂各方響應。
引《淮南子·原道訓》:“是故響不肆應,而景不一設,呼叫仿佛,默然自得。”
⒉ ?引申指善于應付各種事情。
引《清史稿·文宗紀論》:“文宗 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中外通商已數十載,事機迭出,肆應乏才。”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三篇第十四章:“藎誠 為人木強,拙於言語,肆應非其所長。”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六:“這也應該是 翰笙 最高興的一天,善于肆應的 翰笙,他擔任著運籌全局的責任。”
⒈ ?廣泛熱烈響應。
引《淮南子·原道》:「是故響不肆應,而景不一設。」
⒉ ?才具開展,能得宜的廣泛應付。
例如:「肆應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