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zhuàng
注音ㄐ一ㄢ ㄓㄨㄤˋ
繁體姦狀
⒈ ?亦作“奸狀”。亦作“姧狀”。
⒉ ?詐偽的情狀。
⒊ ?指男女私通事。
⒈ ?亦作“奸狀”。亦作“姧狀”。
⒉ ?詐偽的情狀。
引《東觀漢記·明帝紀(jì)》:“遣謁者考實(shí),具知姧狀, 世祖 異焉。”
《隋書(shū)·許善心傳》:“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姦狀分明,此何可捨。”
⒊ ?指男女私通事。
引《魏書(shū)·刑罰志》:“容妃 等姦狀,罪止於刑,并處極法,準(zhǔn)律未當(dāng)。”
唐 李濬 《松窗雜錄》:“前旬月有教授書(shū)生私通於侍婢最寵者,會(huì)擒得姦狀以聞於 説,説 怒甚,將窮獄於京兆尹。”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yáng)消夏錄三》:“女至 德州,人詰得奸狀,牒送回籍,杖而官賣(m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