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
詞語解釋
于越[ yú yuè ]
⒈ ?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內。
⒉ ?指其所居之地。唐獨孤及《題思禪寺上方》詩:“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說即吳越。
⒊ ?官名。契丹最尊之職,遼太祖即位前即因戰功顯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禪稱帝。遼設大于越府,大于越無所職掌,其位則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參閱《遼史·太祖紀上》、《百官志一》與《國語解》。
引證解釋
⒈ ?古族名。分布在今 浙江省 境內。
引《大戴禮記·勸學》:“于越 戎貉 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者,教使之然也。”
《漢書·貨殖傳》:“辟猶 戎 翟 之與 于越 不相入矣。”
顏師古 注:“孟康 曰:‘ 于越,南方 越 名也。’于,發語聲也。戎蠻之語則然。 于越 猶 句吳 耳。”
祝廉先 《文選六臣注訂譌》:“于越 為百越之一種,在今 浙江。如 江西 為 揚越,福建 為 閩越,廣東 為 南越,安南 為 駱越 之類。”
⒉ ?指其所居之地。
引唐 獨孤及 《題思禪寺上方》詩:“眇眇 于越 路,茫茫香草青。”
一說即 吳 越。《淮南子·原道訓》:“匈奴 出穢裘, 于 越 生葛絺。”
高誘 注:“于,吳 也。”
⒊ ?官名。 契丹 最尊之職, 遼太祖 即位前即因戰功顯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禪稱帝。 遼 設大于越府,大于越無所職掌,其位則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參閱《遼史·太祖紀上》、《百官志一》與《國語解》。春秋 時 越國,地在今 浙江省 一帶。亦以指 浙江。
引《春秋·定公五年》:“於越 入 吳。”
杜預 注:“於,發聲也。”
《逸周書·王會》:“於越 納, 姑妹 珍。”
唐 李嘉祐 《至七里灘作》詩:“遷客投 於越,臨江淚滿衣。”
元 張昱 《西山亭留題》詩:“於越 地形緣海盡, 句吳 山色過江來。”
分字解釋
※ "于越"的意思解釋、于越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由于越南在地理位置上同中國毗鄰,因而邊境居民歷來都有往來,他們甚至跨國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親串戚,親如一家。
2.由于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互聯網,世界范圍內的舊IPv4地址也日趨減少,瀕近枯竭,因此,這項新技術正被逐漸采納。
3.在越盾體系下,本幣貶值可能降低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而美元計價資產相對于越盾計價資產凈值上升。
4.專家指出,由于越南南方氣候更適于傳播登革熱的蚊蟲滋生,因此越南登革熱患者主要集中在朔莊、薄寮和檳知等南方各省市。
5.它減少我們的自信心跟企圖心,而且由于越來越專注自己的結果,精神的地平線也跟著窄狹起來。
相關詞語
- yuè nán越南
- yú jīn于今
- hé yú合于
- wú yuè tóng zhōu吳越同舟
- jiàn yú鑒于
- shì tóng qín yuè視同秦越
- yuè xiāng越香
- gǎn yú敢于
- jī yú基于
- yōu yuè優越
- zhì yú至于
- yú sī yú sī于思于思
- duì yú對于
- yuè dōng越冬
- chǔ yú處于
- guān yú關于
- chāo yuè超越
- zhōng yú終于
- wú yuè吳越
- zài yú在于
- wèi yú位于
-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存十一于千百
- yú shì于是
- shǔ yú屬于
- biàn yú便于
- yóu yú由于
- yuè fán yí shì越凡遺世
- 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于懷
- zhēn yuè貞越
- nán yú難于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zhàn yuè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