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驕矜之心。
引《韓非子·解老》:“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南史·褚裕之傳》:“今節候雖適,而云霧尚凝,故斯翬之禽,驕心未警。但得神駕游豫,羣情便可載驩。”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弘治 之世,邪説興,勸天下士無讀 唐 以后書,驕心盛氣,不復考 韓 歐 大家立言之旨。”
1.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夭 ;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 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導航: 古籍 詩人 名句 詩文 字典 詞典 成語 英文單詞 作文
Copyright ? 2022-2024 新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