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借代](/d/file/titlepic/cidian239751.png)
詞語解釋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種修辭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說的事物名稱說出來,而用跟它有關系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代替它。如:“紅領巾參加植樹勞動”中的“紅領巾”就是代替“少先隊員”
英melonymy;
引證解釋
⒈ ?修辭學辭格之一。甲乙兩種事物性質不同而仍有某種關系,利用這種關系,以乙事物名稱來代替甲事物的修辭方法,叫做借代。”此借造酒者之名代酒。此借“黃山谷”代 黃山谷(黃庭堅 )的詩。
引《三國志·蜀志·馬良傳》:“馬良 字 季常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 馬氏 五 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
此借人之面部特征代人。 宋 陸游 《花時遍游諸家園》詩之八:“常恐夜寒花索莫,錦茵銀燭按《涼州》。”
此借地名代其地所出樂曲。 朱自清 《論雅俗共賞》:“不過 黃山谷 雖然不好懂, 宋 詩卻終于回到了‘做詩如說話的路’,這‘如說話’的確是條大路。”
例如: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國語辭典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種修辭學辭格。在語文中,放棄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語詞不用,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詞來代替的修辭方法,稱為「借代」。如漢代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善造酒者「杜康」代「酒」。
英語metonymy
德語Synekdoche (S, Sprachw)?
分字解釋
※ "借代"的意思解釋、借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蘇軾《留侯論》)“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譯,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準確性,又顯示文意的生動性。
2.通過兩個條件:相關關系與代替來辨析借代與借喻。
3., (蘇軾《留侯論》)“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譯,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準確性,又顯示文意的生動性。
相關詞語
- nián dài年代
- lì dài歷代
- píng jiè憑借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èr dài二代
- jiè yǐ借以
- jiè jù借據
- dāng dài當代
- dài jià代價
- jiè kǒu借口
- dài yán代言
- xiàn dài huà現代化
- rén mín dài biǎo人民代表
- dài xiè代謝
- xīn chén dài xiè新陳代謝
- dài tì代替
- dài mǎ代碼
- shí dài時代
- bǎi dài百代
- xiàn dài現代
- qǔ dài取代
- hòu dài后代
- jiāo dài交代
- dài biǎo代表
- jiè yòng借用
- jiè dōng fēng借東風
- dài chēng代稱
- yī dài一代
- dài lǐ代理
- dài hào代號
- gǔ dài古代
- jìn dài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