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g xián
注音ㄈㄥ ㄒ一ㄢˊ
繁體風弦
⒈ ?見“風弦”。
⒈ ?指風吹物體發聲。
引唐 白居易 《琴》詩:“置琴曲機上,慵坐但含情。何煩故揮弄,風絃自有聲。”
唐 李商隱 《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詩:“露索 秦 宮井,風絃 漢 殿箏。”
劉學鍇 余恕誠 集解:“此風箏係懸掛於屋簷下之金屬片,風起作聲,故稱風箏。”
清 厲鶚 《同嘯齋西疇暮游惠山至泉上》詩:“嵓桂何處開,妙香時一送。不逢片月生,風弦為誰弄。”
1.當每個孤獨的夜晚,自己用笛聲撥弄風弦,宛若彼岸的花香跳著優雅的舞步,一起一伏,或抑或揚,由遠至近輕輕飄過耳際,漫溢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