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達
詞語解釋
聞達[ wén dá ]
⒈ ?顯達;有名望。
例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英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well-known;
引證解釋
⒈ ?特指向皇帝報告。
引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既至,諸諫官紛紛言事,細碎無不聞達,天子益厭苦之。”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幽遠之誠,未嘗聞達。”
⒉ ?有名望;顯達。
引語本《論語·顏淵》:“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又:“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顓孫氏 求聞達之要,學干祿之術, 孔子 告以先遠世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弟十年來株守故園,教子讀書,茍全性命,不求聞達。”
國語辭典
聞達[ wèn dá ]
⒈ ?被稱揚薦拔。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分字解釋
※ "聞達"的意思解釋、聞達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他博學多才,不求聞達,清心寡欲,以富貴浮云自勉。
2.他不求聞達,只想遁跡于長林豐草之間。
3.他博學多才,不求聞達,清心寡欲,以富貴浮云自勉。
4.老人一生不事*貴,不求聞達,隱姓埋名,一心務農。
5.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也正是受益于錢先生這種樂天達觀的態度,使蕭耘春潛心做學問、習章草,在人生的苦味中升華出哲學的寂境,凈然凝慮,不求聞達。
6.他博學多才,不求聞達,清心寡欲,以富貴浮云自勉。
7.我們在屬于自己的那座城里筑夢,不求聞達于世,但終究還是希望可以留下些什么,僅僅只是為了被某個人偶然的記起。
8.他博學多才,不求聞達,清心寡欲,以富貴浮云自勉。
9.他與自己設想的人生完全背道而馳,他想起了諸葛亮,他本想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可是三顧茅廬,他還是出山了,從而造就他一生鞠躬盡瘁 而后已..
10.我,黑桐干也,一介凡人,茍全性命于日本,不求聞達于諸大神……
相關詞語
- shēng wén聲聞
- chuán dá傳達
- yì shì yí wén軼事遺聞
- xián dá賢達
- jù wén據聞
- yào wén要聞
- xīn wén新聞
- ěr wén mù dǔ耳聞目睹
- gāo dá高達
- wén suǒ bù wén聞所不聞
- tiě dá tiě dá鐵達鐵達
- fā dá發達
- wū gān dá烏干達
- bù wén bù wèn不聞不問
- dū pó pó dá阇婆婆達
- wén shēng聞聲
- chuán wén傳聞
- dǎo dá導達
- xǔ guāng dá許光達
- mǎ dá馬達
- bù dá不達
- wén suǒ wèi wén聞所未聞
- tīng wén聽聞
- yì wén yí shì軼聞遺事
- wén yī zhī èr聞一知二
- dá dào達到
- bù dá布達
- mò mò wú wén默默無聞
- dào dá到達
- chāng dá昌達
- dá xiàng達巷
- sù wén宿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