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 zǐ
注音ㄈㄚˊ ㄗˇ
詞性名詞
⒈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編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
英raft;
⒈ ?即筏。
引《元朝秘史》卷三:“咱每可用豬鬃草拴做筏子,徑直渡過 勒豁河。”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云仙 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斫伐林竹,編成筏子,頃刻辦就,一齊渡過河來。”
碧野 《靜靜的河灣》:“只有每當明亮的月夜, 天山 伐木的戰士駕著筏子……才打破這靜靜的河灣。”
⒉ ?比喻可供利用的工具。
引《紅樓夢》第六十回:“如今 三姑娘 正要拿人作筏子呢。”
《紅樓夢》第九一回:“你這箇丫頭,就不是箇好貨!想來你心里看上了,卻拿我作筏子,是不是呢?”
⒈ ?水上行駛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膠等制造的。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云仙見無船只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砍伐林竹,編成筏子。」
英語raft
德語Flo? (S)?
法語Radeau
1.我就這樣在小筏子上趴了幾個小時,不斷被巨浪拋來拋去,時常被飛濺的浪花打得渾身濕透,每次都以為下一個巨浪會要了我的性命。
2.上游一英里路外,正有一排龐然大物似的木筏子漂過來,木排正中間點著一盞燈。
3.欣賞一下有趣的驢拉板車、駱駝拉爬犁、羊皮筏子以及獨木舟,你會體味到傳統與現代如何互相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