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 nì
注音ㄜˋ ㄋ一ˋ
繁體惡逆
⒈ ?奸惡逆亂。
⒉ ?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指毆打及謀 祖父母、父母, 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
⒈ ?奸惡逆亂。
引《漢書·師丹傳》:“丹 惡逆暴著,雖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請免為庶人。”
《隋書·李密傳》:“不追 諸葛瞻 之忠誠,乃為 霍禹 之惡逆。”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是時 瑾(劉瑾 )之惡逆方熾,不聞 野亭 有所論列。”
⒉ ?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指毆打及謀 祖父母、父母, 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參閱《唐律疏議·名例》。
引《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延臣 言 彥珣 母, 母惡逆不可赦。”
胡三省 注:“律有十惡, 父母者惡逆,恩赦之所不原。”
宋 蘇軾 《繳進張誠一詞頭狀》:“使誠有之,雖肆諸市朝,猶不為過。使誠無之,亦當為 誠一 辨明。緣事係惡逆不道,非同尋常罪犯,可以不盡根究。”
⒈ ?古代刑律,毆打或謀 父母之罪,為十惡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