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īng shòu
注音ㄊ一ㄥ ㄕㄡˋ
繁體聽受
⒈ ?聽從接受。
⒈ ?聽從接受。
引《漢書·藝文志》:“《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以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聽受一謬,差以千里。”
唐 韋瓘 《周秦行紀》:“臣家 宛下,將歸,失道。恐 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聽受。”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躬行》:“所以貴乎高明直諒之師友,而勇於聽受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臨別贈言的話,不知閣下可肯聽受?”
⒈ ?聽信。
引《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
《西游記·第二二回》:「那呆子聞言,喏喏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