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à gǔ
注音ㄊㄚˋ ㄍㄨˇ
⒈ ?亦作“蹋鼓”。
⒉ ?古時(shí)歌舞,著革履踏行鼓上,謂之踏鼓。
⒈ ?亦作“蹋鼓”。古時(shí)歌舞,著革履踏行鼓上,謂之踏鼓。
引《周禮·春官·序官》“鞮鞻氏下士四人” 漢 鄭玄 注:“鞻,讀為履。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今時(shí)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
《三國(guó)志·魏志·楊阜傳》:“洪(曹洪 )置酒大會(huì),令女倡著羅縠之衣,蹋鼓,一坐皆笑。”
明 袁宏道 《西施山》詩(shī):“越王 跪進(jìn)衣,夫人親蹋鼓。買(mǎi) 傾城心,教出迷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