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ōng tè
注音ㄒㄩㄥ ㄊㄜˋ
繁體兇慝
⒈ ?兇殘邪惡。亦指兇殘邪惡的人。
⒈ ?猶兇惡。亦指兇惡的人。
引《史記·五帝本紀(jì)》:“昔 帝鴻氏 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 渾沌。”
《晉書·景帝紀(jì)》:“姦臣 李豐 等靖譖庸回,陰構(gòu)兇慝。”
唐 王珪 《詠淮陰侯》詩(shī):“秦王 日兇慝,豪杰爭(zhēng)共亡。”
清 唐甄 《潛書·考功》:“舜 承斯命以攝位,朝諸侯,命眾職,明天時(shí),修庶政,興禮樂(lè),除兇慝,咸底於績(jī)。”
兇殘邪惡。亦指兇殘邪惡的人。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固 等既沒(méi),宦黨受封,快兇慝之心,張豺狼之口。”
《北史·隋庶人楊秀傳》:“包藏兇慝,圖謀不軌。”
《新唐書·韋陟傳》:“銜國(guó)威命,糾合三垂,翦除兇慝,好惡同之,毋有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