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uán dù
注音ㄑㄨㄢˊ ㄉㄨˋ
繁體權度
⒈ ?權與度。測定物體輕重、長短的器具。
⒉ ?標準,法則。
⒈ ?權與度。測定物體輕重、長短的器具。
引《周禮·地官·掌葛》:“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以權度受之。”
賈公彥 疏:“使知斤兩長短故也。”
⒉ ?標準,法則。
引《管子·君臣上》:“權度不一,則循義者惑。”
宋 朱熹 《用前韻答方直甫》詩:“小儒談大方、任意略權度。”
明 劉基 《郁離子·公孫無人》:“嗚呼,人之於事也,能辨識其何者為主,何者為客而不失其權度,則亦庻幾乎寡悔矣夫。”
⒊ ?權衡度量。
引清 唐甄 《潛書·自明》:“因師而得者,不過繩墨其身,權度其心,為君子人而止。”
胡適 《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致其心之明,自然權度事情,無幾微差失。”
⒈ ?測定物體輕重長短的量器。
引《周禮·地官·掌葛》:「凡葛征征草貢之材于澤農,以當邦賦之政令,以權度受之。」
⒉ ?規章法則。
引《管子·君臣上》:「權度不一,則修義者惑。」
1.以理義服天下易,以威力服天下難,理義本諸身,威力假諸人者也。本諸身者有性,假諸人者有命。性可必而命不可必,性存則命立,而權度縱釋在我矣。是故善為國者,尊吾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