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n mán
注音ㄉㄢˋ ㄇㄢˊ
繁體誕謾
⒈ ?欺詐。
⒉ ?荒誕虛妄。
⒊ ?放誕傲慢。
⒈ ?欺詐。
引《史記·龜策列傳》:“人或忠信而不如誕謾,或丑惡而宜大官,或美好佳麗而為眾人患。”
⒉ ?荒誕虛妄。
引宋 王安石 《推命對(duì)》:“而屑屑焉甘意於誕謾虛怪之説,不已溺哉!”
魯迅 《中國(guó)小說(shuō)史略》第六篇:“其文筆頗靡麗,而事皆誕謾無(wú)實(shí)?!?/span>
⒊ ?放誕傲慢。
引《淮南子·脩務(wù)訓(xùn)》:“彼并身而立節(jié),我誕謾而悠忽。”
高誘 注:“誕謾,倨傲?!?br />《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紹圣元年》:“帝曰:‘史官敢如此誕謾不恭,須各與安置。’”
清 薛福成 《澄吏治》:“皆仰鼻息而食,把持誕謾,玩其官於股掌之上。”
⒈ ?放蕩欺謾,行止不檢。
引《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bǔ)龜策傳》:「人或忠信而不如誕謾,或丑惡而宜大官,或美好佳麗而為眾人患。」
1.言而有信、言而有理、表里如一的是君子,誕謾無(wú)理、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是小人。
2., 言而有信、言而有理、表里如一的是君子,誕謾無(wú)理、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