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miǎo
注音ㄩˊ ㄇ一ㄠˇ
⒈ ?亦作“踰邈”。
⒉ ?相差較遠;遙遠。
⒈ ?亦作“踰邈”。相差較遠;遙遠。
引《三國志·吳志·顧譚傳》:“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踰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絶?!?br />南朝 梁 劉昭 《<后漢書>注補志序》:“而歲代逾邈,立言湮散,義存廣求,一隅未覿?!?br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zhí),師資異論,各據(jù)聞見,共為矛楯。”
元 袁裒 《求志賦》:“睇修途之逾邈兮,飲余馬乎 江 瀕?!?/span>
1.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等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全,覬覦之望絕。
2.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