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zhēng kǒu dāi
注音ㄇㄨˋ ㄓㄥ ㄎㄡˇ ㄉㄞ
成語解釋
目睜口呆
繁體目睜口呆
⒈ ?兩眼睜大,張口結舌。形容受驚而發愣的樣子。亦作“目定口呆”
英stunned speechless;
⒈ ?亦作“目瞪口呆”。
引《水滸傳》第四七回:“四下里喊聲震地,驚的 宋公明 目睜口呆,罔知所措。”
《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氣得 蒯遇時 目睜口呆,如槁木 灰模樣。”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眾人看了,驚得目睜口呆,伸了舌頭,收不進來。”
⒈ ?受到意外驚嚇,致神態驚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引《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
《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見,神魂散亂,目睜口呆。」
1.看到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壁,他們都目睜口呆,不停地贊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是那位藝術高超的雕塑家的精美杰作。
2.在部落首領們目睜口呆的注視下,大師乘坐的馬車從容不迫的出了大同府,穿越麒麟軍陣地,遠赴宣德州買了一車炊餅酒肉,再次穿過麒麟軍陣地,安然回到大同府內。
3.看到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壁,他們都目睜口呆,不停地贊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是那位藝術高超的雕塑家的精美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