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ǎo xí
注音ㄉㄠˇ ㄒ一ˊ
繁體蹈襲
⒈ ?因襲,走別人走過的路。
例蹈襲前人。
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端问贰っ总纻鳌?/span>
英slavishly follow;
⒈ ?因循;沿襲。
引宋 梅堯臣 《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后》詩:“其詩二百篇,文字必己立,定應侔前人,未嘗有蹈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寶》:“時典試者慮熟題有蹈襲弊,力反常經。”
毛澤東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沒有鞏固的和平與團結,沒有人民的動員,抗戰的前途便會蹈襲 阿比西尼亞 的覆轍?!?/span>
⒈ ?因襲成規,而不能自辟途徑。
引《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傳下·李經傳》:「喜出奇語,不蹈襲前人?!?/span>
1.我們還在今年五月間,就對于這個問題大聲疾呼地警告過當權的國民黨,指出了沒有民眾起來抗戰,就會蹈襲阿比西尼亞的覆轍。
2.改革開放應當有基本的原則和立場,既不能對基本制度改弦更張,也不能蹈襲覆轍,更不能想怎么改就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