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à zǐ
注音ㄊㄚˋ ㄗˇ
⒈ ?亦作“蹋子”。
⒉ ?踏床。坐時(shí)擱腳的小幾。
⒈ ?亦作“蹋子”。踏床。坐時(shí)擱腳的小幾。
引《宋史·輿服志二》:“﹝龍肩輿﹞其制:方質(zhì),椶頂,施走脊龍四,走脊云子六,朱漆紅黃藤織百花龍為障,緋門(mén)簾,看牕簾,朱漆藤坐椅,踏子,紅羅裀褥,軟屏,夾幔。”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當(dāng)行利人事》:“又問(wèn):‘何以為利人事?’ 繁 指坐間蹋子曰:‘此物置之不正,則蹙人足,予為正之……如此類(lèi)者,隨事而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