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 àn
注音ㄅ一ˇ ㄢˋ
繁體鄙暗
⒈ ?亦作“鄙暗”。亦作“鄙晻”。
⒉ ?鄙陋昏昧。
⒊ ?用為自稱的謙辭。
⒈ ?亦作“鄙暗”。亦作“鄙晻”。
⒉ ?鄙陋昏昧。
引《后漢書·趙咨傳》:“彼數(shù)子豈薄至親之恩,亡忠孝之道邪?況我鄙闇,不德不敏?!?br />《三國(guó)志·蜀志·董和傳》:“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br />《南史·鄧琬傳》:“琬 性鄙闇,貪吝過甚,財(cái)貨酒食,皆身自量校?!?br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前漢書六》:“莽(王莽 )欲即真,亦何事此,蓋亂賊之尤鄙晻者?!?/span>
⒊ ?用為自稱的謙辭。
引宋 曾鞏 《謝吳秀才書》:“顧不自足,忘前之患,而有求於鄙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