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息壤](/d/file/titlepic/cidian332658.png)
詞語解釋
息壤[ xī rǎng ]
⒈ ?古代傳說的一種能自生長,永不減耗的土壤。《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柳宗元《天對》:“盜堙息壤,招帝震怒。”魯迅《故事新編·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來湮洪水。”一說指沃土。
⒉ ?泛指泥土。
⒊ ?棲止之地。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傳說的一種能自生長,永不減耗的土壤。
引《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 鯀 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唐 柳宗元 《天對》:“盜堙息壤,招帝震怒。”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來湮洪水。”
一說指沃土。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息壤辯》:“《山海經》所云‘ 鯀 竊帝之息壤’,蓋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
⒉ ?泛指泥土。
引唐 劉禹錫 《答東陽于令涵碧圖》詩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來。”
⒊ ?棲止之地。
引清 龔自珍 《桐君仙人招隱歌》:“兩家息壤殊不遠, 江 東 浙 東一棹堪洄沿。”
林之夏 《干寶到杭翌日適余生日同泛西湖》詩:“戎馬頻年期息壤,風塵隨地有迷津。”
章士釗 《<蘇報>案始末記敘》:“湖南 衡山 人 陳范 夢坡,以 江西 退職州官求息壤于 上海,因買收此報,繼續營業。”
國語辭典
息壤[ xí rǎng ]
⒈ ?平坦肥沃,能自生長而永不耗減的土壤。
引《山海經·海內經》:「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晉·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辯》:「山海經所云鯀竊帝之息壤,蓋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 曰息壤。」
⒉ ?地名。秦邑。戰國時,秦武王使甘茂約魏以伐韓,茂恐武王悔,與其于息壤盟約。后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約而不渝。
分字解釋
※ "息壤"的意思解釋、息壤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變化無窮……夏禹治水之后,講太古金符一分為八,藏入八口首陽山赤精火銅混合息壤煉鑄的古銅瓶之中。
2.耶穌在的地方一時半會到不了,姑且將肉身安頓在此山水之間,在此曾兩度立國的天邊息壤。
相關詞語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無聲息
- xiāo xī消息
- xī xī xiāng guān息息相關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tiáo xī調息
- píng xī平息
- xiū xī休息
- qì xī yǎn yǎn氣息奄奄
- shēng xī聲息
- nián xī年息
- wú shēng wú xī無聲無息
- tǔ rǎng土壤
- píng rǎng平壤
- rǎng tǔ壤土
- zuò xī作息
- xìn xī信息
- gū xī姑息
- bīng jiě rǎng fēn冰解壤分
- cháng xī償息
- àn xī暗息
- huì xī喙息
- xī xīn kè息心客
- xī jī wán息肌丸
- cháng tài xī長太息
- qì xī氣息
- āi rǎng埃壤
- xiāo xī líng tōng消息靈通
- jǔ xī舉息
- rǎng dì壤地
- chuān liú bù xī川流不息
- qín xī niǎo shì禽息鳥視
- shēng xī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