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ǎng yáng
注音ㄖㄤˇ 一ㄤˊ
⒈ ?《論語·子路》:“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邢昺疏:“言因羊來入己家,父即取之。”后以“攘羊”謂揚(yáng)親之過。
⒈ ?后以“攘羊”謂揚(yáng)親之過。
引《論語·子路》:“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邢昺 疏:“言因羊來入己家,父即取之。”
《周書·蕭大圜傳》:“吾聞 湘東王 作《梁史》,有之乎?餘傳乃可抑揚(yáng),帝紀(jì)奚若?隱則非實(shí),記則攘羊。”
宋 劉兼 《貽諸學(xué)童》詩:“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犢牽情理豈虛。”
⒈ ?竊羊。語出后比喻揭發(fā)親人的過失。
引《論語·子路》:「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周書·卷四二·蕭大圜傳》:「吾聞湘東王作梁史,有之乎?余傳乃可抑揚(yáng),帝紀(jì)奚若?隱則非實(shí),記則攘羊。」
英語to take home sb else's stray sh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