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sūn
注音ㄏㄨˊ ㄙㄨㄣ
繁體猢猻
詞性名詞
⒈ ?猴子的別稱。
例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西游記》
英monkey;
⒈ ?獼猴的一種,身上有密毛,生活在我國北方山林中。亦泛稱猴子。
引唐 黃幡綽 《嘲劉文樹》詩:“文樹 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強(qiáng)似 文樹。”
宋 楊萬里 《無題》詩:“坐看猢猻上樹頭,旁人只恐墮深溝。”
《說岳全傳》第七八回:“這 普風(fēng) 失了禪杖,就似猢猻沒棒弄了,心慌意亂,駕起金光要走。”
⒈ ?獼猴的別名。參見「獼猴」條。
1.實(shí)際上,她是暗示樹倒猢猻散。
2.這就是為什么把大家團(tuán)結(jié)起來這么困難,讓大家樹倒猢猻散卻這么容易的原因。
3.在我們國家里,英雄人物輩出,難道不什得我們?yōu)樗麄儤涞光┆s散么?
4.猢猻木身上有凸凸的樹瘤。這樣,早上來這里的老人們都可以躺在樹上按摩。烏桕樹的葉子會在秋天時從鮮綠色轉(zhuǎn)為桃紅色。
5.在我們國家里,英雄人物輩出,難道不什得我們?yōu)樗麄儤涞光┆s散么?
6.實(shí)際上,她是暗示樹倒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