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 xíng
注音ㄅㄚ ㄒ一ㄥˊ
⒈ ?周代對八種犯罪行為所施加的刑罰。《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亂民之刑。”后來總稱刑政為八刑。
⒈ ?周 代對八種犯罪行為所施加的刑罰。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亂民之刑。”
后來總稱刑政為八刑。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執五禮以正民,簡八刑而罕用。”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糾萬人者,施之以八刑。”
⒈ ?周代法制中的八種刑法。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亂民之刑。」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黃鐘調起,五音以正,法律馭民,八刑克平,以律為名,取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