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 chì
注音ㄐ一ㄣˇ ㄔˋ
繁體謹飭
⒈ ?同“謹慎”
例臨事謹飭,御下嚴整。——《南史·程文季傳》
英careful; prudent;
⒈ ?亦作“謹飾”。猶謹敕。
引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二》:“譚 等雖近於臣至親,行皆奢侈,不如御史大夫 音 謹飾,臣敢以 爭之。”
《南史·程文季傳》:“文季 臨事謹飭,御下嚴整。”
清 馮景 《癸酉試順天上董總憲書》:“江 浙 走名者,不過數人,謹飭自好者比比也。”
李劼人 《 水微瀾》第三部分五:“平日自持,都很謹飭。”
⒈ ?嚴謹修飭。指言行檢點而有節制。
引《南史·卷六七·程靈洗傳》:「文季臨事謹飭,御下嚴整。」
唐·韓愈〈興元少尹房君墓志銘〉:「以明經歷官至興元少尹,謹飭畏慎,年七十三,以其官終。」
1.一百零四、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2.如此瀟灑,如此尊嚴,如此謹飭,如此坦誠,如此單純而又如此神秘。一個人只有探入了自己的最深處才能有如他一樣的神態和舉止。我也必須探入自己的最深處。赫爾曼·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