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
![德行](/d/file/titlepic/cidian38694.png)
詞語解釋
德行[ dé xíng ]
⒈ ?道德品行的素質。
例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國語·晉語》
英moral caliber; moral integrity;
德行[ dé xing ]
⒈ ?譏諷人的話,表示瞧不起別人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用此詞。
例你看他那個德行。
英disgusting;
引證解釋
⒈ ?道德品行。
引《易·節(jié)》:“君子以制數(shù)度,議德行。”
孔穎達 疏:“德行謂人才堪任之優(yōu)劣。”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 善為説辭; 冉牛、閔子、顏淵 善言德行。”
晉 葛洪 《抱樸子·循本》:“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朝廷禮樂刑政之事皆在於學,士所觀而習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
《紅樓夢》第九二回:“賈政 道:‘雖無刁鉆刻薄的,卻沒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稅,那里當?shù)闷穑俊?br />巴金 《寒夜》二六:“她雖然自夸學問如何,德行如何,可是到了五十高齡,卻還來做一個二等老媽,做飯、洗衣服、打掃房屋,哪一樣她做得出色!”
⒉ ?方言。譏諷人的話語,表示瞧不起其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
引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你沒有那個癮,交不上捐你去坐監(jiān)牢。德行!”
國語辭典
德行[ dé xìng ]
⒈ ?仁慈的行為。
引《抱樸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
《紅樓夢·第七二回》:「倘或日后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么報你的德行。」
⒉ ?諷刺或鄙視讓人產(chǎn)生惡感的儀態(tài)或行止。
例如:「他那副爛醉的德行,令人討厭。」
近德性
英語morality and conduct, Taiwan pr. [de2 xing4], variant of 德性[de2 xing5]
法語vertu, moralité
分字解釋
※ "德行"的意思解釋、德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董逃歌詞,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于園桑。曹操
2.‘汝誠宜開張沖聽,以光吾之德行,恢弘子敬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空君子之逑也。
3., 叔向聽后卻向他表示祝賀,因為“驕泰奢侈、貪欲無藝”“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必會招致災禍,而清貧則意味著德行廣播、遵循法治,值得祝賀。
4.凡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為目標的人,是壞的;凡是以博得別人的好評為目標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使他人幸福為目標的人,是有德行。
5.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愛是一種德行,崇高的愛,不但能體驗美,還能創(chuàng)造美。愛是種子,誰播種愛,誰就能收獲美麗。
6.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與追求美的理想這兩者常常統(tǒng)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7.砥礪德行,克難履堅,直上云霄!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卻締造了這個世界的傳奇!
8.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9.有德行的人愛人是用道德作為標準,一般愛人只是姑息遷就。
10.我見過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態(tài)度自然,使人們感覺到他們身懷美德,因為他們恪盡天職,毫不勉強,一切表現(xiàn),如出本能。他們決不至于長篇大論,指出自己稀世的優(yōu)點,因為他們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孟德斯鳩
相關詞語
- xíng dòng xiē行動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業(yè)
- xíng jìn行進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機關
- háng yè行業(yè)
- háng dōng行東
- háng huì行會
- xíng wéi行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遺范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體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鋪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ǎ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
- jìn xíng進行
- xíng cǎo行草
- shè huì gōng dé社會公德
- dòng xíng動行
- xíng yí行移
- xíng zhèng行政
- xíng lù zi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