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
詞語解釋
銅元[ tóng yuán ]
⒈ ?從清代末年到抗日戰爭前通用的銅質輔幣,圓形。因與傳統的圓形方孔錢不同,中間無孔,故俗亦稱“銅板”。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廣東開始鑄造。正面有“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有蟠龍紋。每枚重庫平二錢,當制錢十文,每百枚換銀元一元。除當十銅元外,還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額。流通最廣的是當十銅元,俗稱“單銅板”;其次是當二十文的銅元,俗稱“雙銅板”。宣統年間(公元1909年-1911年),銅元正面改鑄“大清銅幣”四字。在北洋軍閥時期,銅元的種類很多,河南有當五十的銅元,四川有當百和當二百的銅元。后因各省濫發結果,銅元貶值,每枚銀元可兌銅元數遠遠超過百枚,其兌換行市在上海稱衣牌。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翌年發行新的銅輔幣,有一分、半分兩種,舊銅元多被銷熔。
引證解釋
⒈ ?從 清 代末年到抗 日 戰爭前通用的銅質輔幣,圓形。因與傳統的圓形方孔錢不同,中間無孔,故俗亦稱“銅板”。 光緒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 廣東 開始鑄造。正面有“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有蟠龍紋。每枚重庫平二錢,當制錢十文,每百枚換銀元一元。除當十銅元外,還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額。流通最廣的是當十銅元,俗稱“單銅板”;其次是當二十文的銅元,俗稱“雙銅板”。 宣統 年間(公元1909年-1911年),銅元正面改鑄“大清銅幣”四字。在北洋軍閥時期,銅元的種類很多, 河南 有當五十的銅元, 四川 有當百和當二百的銅元。后因各省濫發結果,銅元貶值,每枚銀元可兌銅元數遠遠超過百枚,其兌換行市在 上海 稱衣牌。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翌年發行新的銅輔幣,有一分、半分兩種,舊銅元多被銷熔。
引魯迅 《吶喊·一件小事》:“我沒有思索的從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銅元,交給巡警。”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間或誰一個人身上有一兩枚銅元,就到賣狗肉攤邊割一塊狗肉。”
分字解釋
※ "銅元"的意思解釋、銅元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以后各省紛紛仿鑄廣東銅元,基本形制一樣,而幡龍花紋及錢背文字排列五花八門,版別極多。
2.錯版銅元是指因模具出錯而產生的錯誤銅元版別,常見的錯版形態有:英文錯誤,主要有字母寫錯、單詞拼錯等。
相關詞語
- lì dào yuán酈道元
- yuán nián元年
- yán yuán顏元
- yuán wèi元魏
- yuán èr元二
- tóng xiàng銅像
- tóng tuó cǎo mǎng銅駝草莽
- xī tǔ yuán sù稀土元素
- kāi yuán開元
- tǔ yuán土元
- yuán sù元素
- lí yuán hóng黎元洪
- dān yuán單元
- ōu yuán歐元
- diàn yuán殿元
- yuán fāng jì fāng元方季方
- dǒng jiě yuán董解元
- yuán mò元寞
- yǎng huà tóng氧化銅
- bù yuán部元
- yuán chén元辰
- yuán fǔ元輔
- tóng miàn jù銅面具
- yuán hé jiǎo元和腳
- xiǎng tóng響銅
- tóng sì kāi銅四開
- tóng yá lì銅牙利
- yuán shuài元帥
- tóng shān tiě bì銅山鐵壁
- tóng lǐ銅蠡
- tóng què jì銅雀妓
- hùn yuán混元